目前,半导体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硅和锗两种。在初中化学中,我们就知道:硅(Si)的原子序数是14,外层有4个电子;锗(Ge)的原子序数是32,外层也是4个电子。外层电子数量一样,因而它们具有一样的化学特性:既不像金属原子那样活跃,也不像非金属原子那样稳定。
电子中,我们把完全纯净的、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,硅和锗都属于本征半导体。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一定的杂质,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重大变化。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元素如砷(As)或磷(P),可使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增加,形成我们常说的“N型半导体”。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元素如硼(B)或铟(In),可使半导体中空穴浓度增加,形成我们常说的“P型半导体”。注: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:自由电子和空穴。电子挣脱化学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的同时,就成为留下一个空穴。电子和空穴往往成对产生,并同时参与导电,这是半导体导电的基本理论依据。
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后,由于N型区内自由电子为多子,空穴几乎为零,可以称为少子。而P型区内空穴为多子,自由电子为少子,在它们的交界处就出现了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。由于自由电子和空穴浓度差的原因,N区的多子电子向P区扩散,P区的多子空穴向N区扩散。它们扩散的结果是:P区一侧失去空穴,留下了带负电的杂质离子;N区一侧失去电子,留下了带正电的杂质离子。
这些带有电荷的离子,形成很薄的空间电荷区,即PN结。虽然,带电荷的电子还会运动。但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,形成内电场,内电场会阻碍P区和N区的多子扩散运动。另外,P区和N区的少子靠近PN结,也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漂移,最终使PN结达到平衡状态,达成我们所知道的PN结。